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风采 >> 人物 >> 正文
 

以德服人 以情感人 以文化人 以心育人—记“重庆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蒋霞

2014-12-24 09:30:27 学工部 点击:[]

自1998年7月参加工作,15年来一直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条道路上,先后担任文学院班主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党委副书记。她就是蒋霞,现任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工作。

在近15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蒋霞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受到广大师生好评。“烦、怕、敬、爱”,这是学生对蒋老师情感的四步曲。走上分管领导岗位及到学校学工部工作后,蒋老师身边还多了一群辅导员,爱与他们打交道,爱与他们QQ聊天,爱倾听他们的诉说,爱帮他们“做主”,这就是蒋老师工作的真实写照。

——坚持以德服人,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立足之本

她在工作中知行合一,以信示人。“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做德育教育工作,首先要树立个人良好形象,第一时间做值得同学们信赖的人。“信”从哪儿来?从了解关爱学生中来。蒋老师经常深入学生寝室、学生活动、学生课堂,炼就了“火眼金睛、”“能掐会算”的认人识人本领,很快得到同学们认可。其次,真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严”而又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蒋老师的招数就是“严以律己、身先士卒”。要求学生不迟到,蒋老师每次周末集中,都提前半天“备课”;要求学生注重细节,蒋老师就从不用圆珠笔给学生写字;学生开始的“烦”与“怕”就是任何不符合要求、不达到“优良”标准的行为都会让蒋老师反复纠正。她相信她能做到的,学生们也能也应该做到。

——坚持以情感人,善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

她在工作中作风细致,以诚待人。正是这种风格的感染把学生对老师的敬畏转变成对老师的感恩,学生在校的四年,蒋霞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服务中处处有情,事事是真。在处理突发事件面前,蒋老师有敏锐的判断力和较强的处置能力。一次学生由于不满意食堂饭菜而写了大字报,蒋老师第一时间找到学生并与他们同吃了两天食堂,一边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外,一边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劳动,懂得艰苦奋斗,学生深受感动,反思了自己不理智行为。在资助帮扶困难学生方面,蒋老师坚持评比原则,公正公开,经手学院上千万学生奖助学金无一例错漏,并多方筹措募捐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经费。蒋霞介绍约300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支部书记和党委副书记,蒋老师提出学生党员的标准应该是:“政治上更坚定,思想上当先进,学习上列前列,言行上作表率,心里头装他人”。蒋霞对高年级学生实行“一对一”就业政策咨询和“个性化”就业指导。近几年,涌现出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左鹏、高校教师阎敏、重点中学语文教师熊鑫、央企中层干部高吉发、新闻记者席代辉、基层公务员向民辉、扎根重庆涪陵山区做“村官”的张心愿、基层警察罗朝、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刘希源、文艺标兵朱希等优秀毕业生群体。同时利用这些“优秀校友”作为窗口,引导教育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进行规划。

——坚持以文化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

她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一个原则,即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首先主旨明确。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核心是围绕学生的需求,不简单地说教,从“培养学生专业成才”入手,得到学生欢迎与认可。除配合教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个人学习外,强化学生管理工作在此培养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实行学生分类培训引导模式,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其次创新途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培养学生专业成才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有效途径,即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坚持“专业为本、以文化人”的理念,把活动与专业结合、与人才培养和教育结合、与文化传承结合、与服务社会结合,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有实效的学生活动。如坚持把“读书报告会”做到了第15年,结集出版近500篇达到公开发表水平的学生优秀读书报告;在已有基础上,升级了一批五星级学生社团。在 “嘉陵潮文学社”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邀请到重师校友、著名作家罗伟章亲临现场发表演讲;面向学生开展精品系列讲座,作为承办单位积极组织协调,成功举办了王蒙、王岳川、易中天等文化名人到校讲座,掀起学生学习热潮……这些活动形式和特色品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更是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浸育和濡染,培养了学生关注民生、兼善天下的学养和胸怀。

——坚持以心育人,加快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她在工作中做到了“用心”与“尽心。”从学院学生工作岗位来到学校学工部后,蒋老师的工作对象由2500余人变成了25000余人,视野更加宽阔,工作任务也更加繁重。她迅速调整状态,努力学习,以最短时间适应新岗位的挑战。作为全校层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她思考并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工作理念,进一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践行“立德树人”育人工作价值观。在学校实行“提档升级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所在部门牵头梳理了“重庆师范大学本科生成长发展提档升级”五大计划之“立德树人领雁计划”,未来5年,全校上下围绕该计划实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组织我校25000名学生中开展中国大学生在线注册工作,110名学工队伍工作人员开通网上博文博客阵地;要求全校辅导员利用“周末集中”、主题班会、各种专题教育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等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三爱三节”、“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主题;深化党员承诺制,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组织我校2100名学生党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学风引领为主题在我校7个学生党支部中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学生开展优良学风创建活动;关于实践育人工作,提出辅导员与学生共同走进基层的工作思路,2013年我校成立18个带薪实习队,组织28名学工系统老师专人专职与各社会基层单位进行联络与指导,组织1244名学生参与寒暑假带薪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实习效果显著;落实“五自教育”。从全校2万余学生中遴选21名优秀学生,亲自指导与培训,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实现6000多名新生全覆盖;开展“榜样的力量”、“2011-2012学年度市级优秀学生”的专题宣传工作,成功挖掘出体育学院罗利、经管学院黄令等一批优秀学生代表,形成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精心组织策划新一轮辅导员校本培训,半年内开办专题讲座12讲,效果良好;经赛代训,成功举办校第二届辅导员技能比赛,同时组建辅导员技能比赛参赛团队,两名辅导员获2013年全市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和第九名;促成学校设置首批校级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项),目前已立项11项进行建设;设计辅导员家访活动,实施“百人千户”辅导员家访计划;对全校辅导员近五年所承担的课程(来源、设置、课时数等)进行调研,准确提供给学校为实现辅导员双线晋升双岗评聘进行决策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这个岗位上,蒋老师最大的收获和安慰便是得知学生成人成才的好消息,最大的工作动力便是创造一切条件发挥广大辅导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与发扬。

 

 

关闭

 
 
 
  最近更新  
 
  热点点击  
 
     
 

重庆市大学城  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  邮编:401331  电话:023-65910049  E-mail:xsc@cqnu.edu.cn
Copyright 2007-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谭华山(6510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