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韶华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一、个人基本情况
冯志根,男,汉族,河南孟州人,中共党员,学生党支部书记,讲师,GCDF职业生涯规划师、创业指导师,先后担任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级、2017级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专业540名学生辅导员。曾获2015年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一等奖、决赛二等奖(第1名)、全国高校辅导员百篇优秀博文奖(2013年、2014年)等荣誉11项;作为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主持(研)重庆市高校辅导员择优资助计划项目等课题4项,发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论文6篇,参编《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年度质量报告·2015》等著作2部。

二、主要事迹
冯志根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挚爱辅导员工作。4年来,致力于学生工作实践探索,既形成了引领学生成长的一些典型经验和做法,又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个人职业能力显性成果。通过邀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进班会、“冯导网上说”等主题教育和网络思政新方法,筑牢了学生的理想信念;通过构建“师范型、学术型、创业型”学生发展分流模式和设立“学生学业年度分析督导菜单”,坚持对每名学生开展生涯规划和定期督导,抓住了学生学业发展的“牛鼻子”;通过积极融入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参加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学习成长路径,坚定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理想,提升了职业胜任能力。
(一)强化价值引领,铸牢学生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冯志根同志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方法上主动适应95后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努力回应党和国家对辅导员工作的期待。工作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和实践滋养,通过主题教育、谈心谈话、网络思政等有效途径形成合力,不断彰显育人成效。
每一场主题班会,冯志根都用心打造。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心灵,他一个个电话、写信联系央视展播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终亲自奔赴重庆巫溪大山深处,邀请201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姚厚芝来到学校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班会后,同学们自发组织了“红书包爱心基金”、成立了红书包志愿者协会,为贫困儿童开展爱心家教超过800学时,累计志愿无偿献血达30000ml,“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成了冯志根和学生们的共识。为增强同学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冯志根利用历史学专业优势,搜集了党的重大历史事件油画精心制作了PPT画卷,为学生党支部和所带学生开展《‘画’说伟大历程》主题教育,该案例也被学校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5年来,超过90%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介绍45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冯志根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当都教授风靡大江南北时,他及时撰写博文《来自星星的你中的时间与生命》,将同学们的兴趣从炸鸡和啤酒转移到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当“两学一做”如火如荼时,他又撰写《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魅力背后的哲学思维》,引导同学们将重要讲话入脑入心。从新生尚未入校时的《我在三春湖畔等你们》到学生毕业时的《授你职场十八般武艺》,冯志根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多篇博文被中国大学生在线、湖北高校思政网等转载,浏览量、评论量近15万。他也连续两次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博文奖,2017年与学生谈话的心得《不甘人生79分》也获得第二届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优秀文章。
(二)聚焦优良学风,助推学生专业成才
学业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任务,冯志根以管理、服务和指导“三个到位”着力优良学风建设,在所带年级推行学生学业发展分流模式,持续开展学业规划、督导学生落实行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推动学生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是管理到位,他扎实完成学校对辅导员“五个一、三深入、两日志”工作要求,坚持每个周末学生返校集中,严格日常考勤请销假制度。四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早上7:30准时出现在学生课堂,指导学生开展“早读半小时”“课前一刻钟”,被同学们称为“最守时的冯同学”。他认真落实学校“百人千户”家访计划,构建“学校-家庭-学生”育人共同体,坚持做到在节假日了解每名学生出行情况,每学期实地或电话家访100%全覆盖,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和家长一起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假期社会实践和读书报告;二是服务到位,他努力做好入学“最先一公里”的学业规划和毕业“最后一公里”的精准服务。作为GCDF职业生涯规划师,他坚持每周开展个体咨询,五年来累计批改学生学年总结1000余篇,指导简历制作300余份。他以65个宿舍的学习状态为样本,发表论文《朋辈环境影响下的大学生学业发展相关性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园区学风建设“一帮一”活动,营造了优良的学习氛围;三是指导到位,他精心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学业指导,为学生成长进行“私人订制”。逐一完成了所带540名学生的学情分析,积极实行“师范型、学术型、创业型”学生分流发展模式。致力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吴海风在他的指导下荣获2016年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喜欢科研的吴慧在大一就被他“推”进学院实验室,最终成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的主持人,本科期间就在《水生生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2篇高水平论文;来自吐鲁番的古丽,也在他的帮助下从进校担心难以完成学业到顺利考上西南大学研究生,为新疆内高班学生树立了鲜活的榜样。
学风建设成效显著,冯志根所带首届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毕业率、就业率位居全校前列,32%的学生到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等海内外著名高校或院所深造,学生们获得了全国微课程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市铜奖等省部级荣誉20余项,2013级生物科学一班也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班集体”。
(三)倾情职业发展,提升自我岗位能力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冯志根主动把握各种职业发展学习培训机会,充分利用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锻炼平台,积极参与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不断坚定职业理想,提升职业胜任能力。
工作以来,先后参加了教育部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与队伍建设专题培训、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116期)等涉及危机事件管理、理想信念教育、网络思政的培训8次,获得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创业指导师等职业资格,为更好履行辅导员的主业和主责打下坚实基础。作为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冯志根与团队成员一道积极开展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研)重庆市高校辅导员择优资助计划项目等课题4项,发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论文6篇,先后到北京化工大学、海南医学院等高校交流讲座。冯志根将学校的工作传统和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梳理、凝练,参加第四届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得全国复赛一等奖、决赛二等奖(第1名)等成绩,取得了迄今重庆市在该项比赛上的最好成绩。
2015年,冯志根被择优借调到教育部思政司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参与了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等多项重要工作,在高端学习平台中感受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光荣与辅导员工作的价值。
三、校级以上奖励
1.2013.12,获2013年度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活动优秀博文奖;
2.2014.03,获重庆市第四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3.2015.01,获2014年度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博客评选活动优秀博文奖;
4.2015.04,获重庆市第三届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本科院校组)三等奖;
5.2015.04,获第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复赛一等奖;
6.2015.05,获第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决赛二等奖;
7.2017.11,获第二届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优秀网络文章奖;
8.2017.11,获西南片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第25次年会论文征集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