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程伟,男,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4月生,硕士研究生,讲师;2010年7月留校至今一直从事一线辅导员工作,现担任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4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和金融数学4个专业8个班共405名学生)本科生辅导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负责学院团总支学工办工作。
【工作情况】
2010年7月,他留校担任专职辅导员,先后担任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2014级共818名本科生的辅导员。坚持以生为本、立教无类、深耕精培,凝练出“系统设计、分类培养、扎实推进、强能增效”的育人范式,厚植于“旗手、能手、鼓手、推手”的角色胜任,誓做学生一辈子信赖的高校辅导员!
做学生思想引领的“旗手”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他利用主题班会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载体,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七年来,他围绕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主题,组织开展320余场主题班会。通过主题教育,擎起学生理想信念,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筑牢学生思想策源地。所带学生,共805名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占所带人数近98.5%;6名学生自愿戍边;17名学生利用寒暑假赴四川大凉山地区支教;60%优秀毕业生选择到中西部基层工作,并涌现出一大批扎根基层服务基础教育的优秀中小学一线教师。所带2014级学生周明星,患血液病八年,她不惧苦难,挣脱病魔的僵索,用感恩回报社会,大学期间连续三年利用寒暑假前往四川大凉山贫困山区帮扶支教,先进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正是这样的思想引领,引导学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学校党委4次推荐其参加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和团市委主办的专题培训,成为重庆市首批“青马工程”骨干教师。
做学生心田浸润的“能手”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更富时代感、更具时效性的教育引导”。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针对90后、95后、00后学生新特点,因人施教,一年级重环境适应,二三年级重综合素质提升,四年级重就业创业。七年,2400多个日夜他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坚持“两日志,三深入,五个一”,累计约谈学生1000余人次,完成16本工作日志和谈话记录;创建学院学生工作微信公众平台,成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团队,推送网文580余篇,关注学生人数近7000人,成为学生解惑答疑最便捷的阵地;开设辅导员会客室,累计接待来访学生1000余人次,温暖帮助困难学生。
工作中,他要求自己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一个都不能少”。做到学生情况如数家珍,生日、籍贯、秉性、健康等大事小事谙熟于心。利用寒暑假,对“困难”学生开展实地家访,足迹遍布山东、重庆、四川、陕西、云南和湖南6个省市,青岛、潍坊、万州、云阳、奉节和巫溪等27个区县共计80余个家庭,对其他学生开展书信家访,收到家长回信超1000份,把对学生的教育和关怀洒满祖国的天南海北。他总是及时把温暖及时送到学生身边,“一刻都不能缓”。学生周某深夜车祸受伤,无法站立,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将她送到医院抢救,并在病床边一直守候,直至她病情稳定。“学生事,无小事”,他要求自己处理学生事务“一点都不能马虎”。基于对学生的全方位了解,他负责奖学金评定、困难补助、推优评先,实现零差错、零投诉。
正是这样的深耕精培,他与学生建立了和谐信任的关系,3次学生满意度测评第一,是学生心中“最信赖的人”。“四全”育人溢出效应明显,所带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奖励118人次。
做学生学业精进的“鼓手”
“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他把专业发展与学生工作有机融合,深度研读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熟悉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等课程设置。他坚持每学期第一堂课为学生介绍教师基本情况,增进师生相互了解;每周深入课堂,与任课教师深度沟通;每天约谈学生,形成学生学业分析报告800余份。实施“优良学风提振计划”“学生学业核心要素点单制”,学生从“要我学”喜变为“我要学”,学习氛围浓,平均出勤率达99.2%。
正是这样的坚持与努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重要竞赛中,学生斩获全国性奖项42项、惠及200余人,学生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所带学生毕业率、授位率、升学率屡创新高,100%毕业、100%就业,985、211重点院校考取率达71%。所带学生会干部张晓青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竞赛全国三等奖等奖励,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她的先进事迹入选《希望—2015年国家奖学金学生风采录》,作为地方高校唯一的学生代表被2017年两会宣传。
做学生实践创新的“推手”
“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了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依托重庆市首批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开设“学习力提升训练营”,设计《学生自我成长手册》,着力帮助学生戒掉拖延症,提高幸福感。
他深入探索学生培养模式,凝练了学生工作经验,结合人才培养体系,从学生工作视角构建了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3+3金字塔式学生工作模式,将学生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深度嵌入、协同创新;整合全院的力量打造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平台、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平台,制定管理保障体系,激励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生工作模式。所带学生会实践部部长郑成露,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电信奖学金等奖励,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成长为全国励志成才典范。
除了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他从未放弃学习,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努力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将学生个案总结梳理,形成涉及学生适应、干部培养、生涯规划、组织建设和突发事件处理5个类别共21篇常见案例,让学生可感知、可学习、可借鉴。发表相关论文10篇,主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2项、校级课题5项。其中撰写的论文《现象学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荣获重庆市高校学生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关于利用辅导员微博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在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研讨会上获三等奖。
七年来,和学生共同成长,让他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做学生一辈子信赖的辅导员。
【所获奖励】
2016年,重庆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2014年,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培训优秀学员;
2013年,重庆市高校学生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
2013年,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研讨会三等奖;
2013年,重庆市大学生“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优秀辅导员;
2012年,重庆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2016年,重庆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2016年,重庆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
2015年,重庆师范大学“青春与学业”征文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3年,重庆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
2011年,重庆师范大学第一届辅导员技能大赛一等奖(现场说集中);
2011—2013年,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